湖南拓展训练告诉你这样批评孩子,孩子才会变得更好
女儿幼儿园散学典礼,带回来很多东西:玩具、自然教育课做的树叶标本、奖励贴纸,还有老师评语。
女儿一样样拿给我看,拿到老师评语时,满脸期待地要妈妈念给她听。
评语大致是:
知道吗?你笑起来真的很可爱,你是个活泼、热情的小朋友。
在幼儿园里你礼貌、好学,我喜欢听见你回答问题时响亮的声音。
你的自理能力很强,自己的事情都能很好的完成。
而且你很热心,常常看见你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小朋友。
你是一个很棒的孩子,如果你能更加自信大方跟老师和小朋友展示自己就更棒了!
女儿听完嘴角上扬,欢喜地跑去告诉奶奶,说老师表扬了她。
自己的女儿,我懂,更懂老师评语里的用心。
虽然女儿其他方面不错,有一点,我是知道的,她有时很胆怯。
老师的那句“喜欢听你回答时响亮的声音”,是在鼓励女儿,可以更大胆一些。
挺感谢老师的,选择用正面鼓励,让女儿变得更好。
正面鼓励,确实是我们教育孩子的一块法宝。不过,它用起来比较困难。
因为,批评更容易。
孩子做的不好,就该指出来,是很多人选择的教育方式。
似乎,发现了孩子的缺点或错误,不告诉孩子,就是父母失职。
“失职论”挺可怕的,绑架父母,还摧毁孩子的自信心。
小时候,还挺害怕领“家庭报告书”的。
每次看到老师写的学期评语,心里就直打鼓,因为挑的都是缺点说。
我记得那时,老师经常给我写“上课不积极回答问题”。
以至于,每次拿家庭报告书回家,都要被爸爸上思想政治课。
小学念了几年,政治课就上了几年,但我却丝毫没有变化。
其实,有过几次举手的冲动,都默默放弃了。
现在想来,当时屡次放弃的原因,和老师每年的评语有一定关联:
越被批评胆小,越是害怕。
尹建莉的女儿园园,小时候也遇到类似情况。
圆圆数学不好,尹建莉被老师告知去报培训班补习。
一般家长听到孩子成绩差,会想着回去把老师原话告诉孩子,让孩子能好好学。
尹建莉没有。
她是这么和圆圆说的:“你们数学老师说你还挺有潜力的,平时再多做做练习就更好了。”
圆圆觉得惊讶,咦,我数学这么差,老师还觉得我有潜力。
尹建莉回答:“数学老师这么多年的任教经验,那还能看错啊”。
为了不在女儿面前穿帮,尹建莉转身立即给数学老师打了个电话,让他碰的圆圆时,也这么鼓励下她。
后来,圆圆对数学的兴趣大大增加,成绩慢慢进步不少。
正面鼓励有种暗力,可以激发人的潜力,使孩子更有自信的去面对自己的不足。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劣势,过于较真他们的不足,反而是种打击。
批评也好鼓励也罢,都是在给孩子贴标签。
说到贴标签,相信不少人会想到诸如此类的文章:“别再给孩子贴标签”“标签对孩子的几个伤害”...
其实,贴标签不是种可怕的教育方式。
如何正确贴标签,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。
有这样一位妈妈,为了让孩子各方面表现更好,在餐厅墙上给孩子贴了一张图表。
这张图分为两栏,一栏是孩子的优点,如,懂得帮助别人、说话算数、吃饭不挑食。
一栏是孩子的缺点,如,练钢琴不主动、上学总要催着起床、不会做家务。
把优缺点都罗列出来,出发点事希望通过张表,时刻提醒孩子,哪些做的好,哪些做的不好,可以及时改正。
不过据说,图表贴了一年,孩子也没把缺点那栏改正过来。
生活中,跟图标督促孩子相似的做法,还有很多。
譬如,经常会听到一些妈妈数落孩子:
“笨死了,这都不会”
“他就是胆子太小”
“做事太磨蹭”
湖南拓展训练批评说了一百次,孩子依旧是那个孩子。
看吧,指出孩子的不足,并不见得有督促改正的作用。
常常把孩子的不足挂在嘴边,实质是一种心理暗示。
心理学家巴普洛夫认为,暗示是人类最简单,最典型的条件反射。
从心理机制上讲,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,不一定有根据,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,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假设。
简单来说,我们给孩子贴上批评的标签,孩子就容易受到消极的暗示,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:
“我就是胆怯”
“我数学本来就不好”
“我是做不好”
给孩子贴上正面积极的标签,孩子就容易受到正面积极的暗示,催生出更多自信和能量:
“原来我在老师眼里并不胆小“
“看来我数学没想象中那么差”
“我可以做的更好”
曾经有一个这样的故事:
在华沙,一群儿童在嬉戏,一个吉普赛女巫托起一个小姑娘的手,看了看说:“你将会世界闻名!”
预言应验了,这小姑娘就是后来的居里夫人。
其实,世上没有什么准确的预言,是女巫给了居里夫人积极的心理暗示,即一种“成功”的信念。
积极的心理暗示,就像一阵润物无声的细雨,悄悄滋润着孩子稚嫩的心灵。
孩子和成人一样,都喜欢受到肯定,受到激励。
在肯定和激励中,他们才更容易自信,更容易进步。
正面鼓励是好,可如何和孩子说呢?
可以把缺点转换成优点来说。
譬如:
孩子偏食,就夸,“喜欢尝试不同的食物,真好”。
孩子上学磨蹭,就夸,“上学越来越积极了”。
孩子收拾玩具不自觉,就夸,“懂得爱护玩具,不乱放”..
夸对了,鼓励的多了,孩子就自觉了,也会变得更好了。
批评是容易的。不需要动用自己的意志,不满就说,觉得是错就骂。
鼓励就难多了。面对孩子的缺点或错误,得保持大脑理智,另外,大脑皮层还要组织正面的语言,这是不那么容易的。
教育家洛克说过:
“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,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越看重,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。
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果实,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收到打击,维护自己的名誉的意识也就淡薄。”
淡化孩子的不足,不是忽略孩子缺点,而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。
无论是批评还是鼓励,都是一种教育,只是在教育孩子之前,我们要先停下来,思考一下:
我正在强化的到底是什么?
是孩子的优点还是缺点?
是激励还是消极的?
想明白这些问题,或许我们就知道如何让孩子变得更好了。
其实,你的孩子不差,他只是缺少一点鼓励。
微信公众号
手机站